社工服務研究
社會工作視角下隨遷老人主觀幸福感研究
時間: 2020-08-17訪問: 1772
1.研究背景
據社科院權威發布,“目前中國人口老齡化正呈加速發展態勢,到2030年,老齡化程度將成為全球最高的國家,到2050年,中國將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8》發布,自2015年開始,家庭化遷移成為人口流動的常態,越老越多的老人加入到流動大軍,老年流動人口的數量持續增長,規模已經達到近1500萬人。毫無疑問,我國正在朝著高度老齡化社會的方向發展,人口流動與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當今社會最重要的兩大人口問題。
隨遷老人,也稱“老漂族”,指戶籍仍在原居住地,但由于家庭養老、照顧子女或孫輩等原因,隨著遷移和流動,進入另一個城市生活的老年群體。當前,學術界對流動人口群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農民工、農民工子女等群體,隨遷老人群體因在流動人口中占比較低,與之相關的研究較少。然而,隨著當今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這一特殊群體定將日益擴大,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對于大多數隨遷老人而言,當他們從生活了幾十年的故土離開,來到了完全陌生的異鄉,難免會因此出現城市適應、社區融入、社會支持、精神健康等層面的問題。主觀幸福感(SWB)是衡量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是以自己主觀而非客觀的標準為依據,指個人對自己生活狀況的滿意程度和總體評價,包括感覺到積極情緒的出現和消極情緒的消失[1]。本文章通過了解隨遷老人的主觀幸福感,并從社會工作介入的角度提出對策建議,幫助隨遷老人提升主觀幸福感,從而提高其晚年的生活質量,以豐富隨遷老人領域的研究成果。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擇成都市的青羊區、溫江區、大邑縣三個縣區內的隨遷老人和本地老人為研究對象。隨遷老人的納入標準為:年齡在60周歲以上;原居住地為成都市以外的地區;遷入時間有半年以上;能夠配合回答問卷問題。
2.2 研究方法
采用紐芬蘭紀念大學幸福度量表(MUNSH),對本地老人和隨遷老人的主觀幸福感的程度進行比較分析。MUNSH由24個條目組成,反映了正性情感PA、負性情感NA、正性體驗PE、負性體驗NE,總分=PA-NA+PE-NA,得分范圍為-24至+24,總分越高代表主觀幸福感越高。同時,采用自編問卷調查隨遷老人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包括家庭狀況、社會交往、生活環境、經濟狀況、社會福利等維度。紐芬蘭紀念大學幸福度量表實際發放量為250份,收回有效問卷233份,有效回收率93.2%;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調查問卷實際發放量為170份,收回有效問卷155份,有效回收率為91.2%。
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結合地理位置、經濟條件與方便程度等原則,在成都市域的三大圈層,抽取青羊區(一圈層)、溫江區(二圈層)、大邑縣(三圈層)作為樣本框。在三個樣本框內采用簡單隨機抽樣和滾雪球抽樣,對本地老人和隨遷老人進行問卷調查。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樣本基本特征
隨遷老人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調查問卷的受訪者主要以隨遷老人為主,男女各占比例較為平均,樣本基本特征如下(見表1)。絕大多數(91%)的受訪者年齡在60-80周歲以內,五成以上(55.5%)的老人受過小學階段的教育,有一定的知識文化基礎。在職退休前業方面,農業從業者以及企事業單位員工為受訪者的主要職業,各占三成(30.3%,34.8%)。近五成(49%)的老人來自本省的鄉鎮/農村,少數老人來自外省,并且絕大多數(61.9%)老人的遷入時間為5年以上。
表 1樣本基本特征
3.2 隨遷老人與本地老人主觀幸福感情況
紐芬蘭紀念大學幸福度量表的受訪者包括127位(54.5%)本地老人和106位(45.5%)隨遷老人。隨遷老人和本地老人相比較(見表2)發現,隨遷老人的總分(16.7分)顯著低于本地老人(19.45分),表明隨遷老人的主觀幸福感低于本地老人,隨遷老人的主觀幸福感有待提高。
表 2隨遷老人與本地老人主觀幸福感量表得分
3.3 隨遷老人的個人情況
多數受訪的隨遷老人自述遷入新環境居住并非自愿,而是對子女家庭的支持。受訪者中大多數(65.1%)的隨遷老人主要是為了方便養老而遷入,也有近三成(27.8%)的老人是為了照顧子女和孫輩而遷移。老人們放棄熟悉的生活環境,被動來到新環境,內心極度缺乏歸屬感,再加上老人對自身的價值認識不夠,認為自己無用,對自己的老年生活造成了困擾。在調查中許多隨遷老人表示,“自己現在老了,啥都學不會,跟不上變化不中用了”,甚至表現出消極抑郁的狀態,面臨很多心理情感問題,導致隨遷老人出現許多負面情感和消極情緒。
3.4 隨遷老人的家庭狀況
這些隨遷老人的社會支持主要來自于子女,活動也以子女家庭為中心。大多數(59.4%)隨遷老人表示遷入后和子女孫輩同住,近四成(34.8%)的受訪者與老伴兒共同居住,在問到老人是否愿意與子女同住時,有近三成(27.1%)的老人明確表示不愿意。經過調查發現,老人與子女之間的價值觀念、生活習慣、消費觀念的差異,很容易出現溝通不暢引發家庭矛盾,往往老年人漸漸喪失話語權,“現在我們都做不了主了,孩子們說什么也不聽”。另外由于新環境遠離親朋,無法訴說煩惱,情感方面缺少排解渠道,更增加其“無助感”,這都影響了隨遷老人的身心健康都和幸福的晚年生活,導致其主觀幸福感的降低。
3.5 隨遷老人的生活環境
調查顯示,接近五成(47.7%)的隨遷老人對當地的生活環境并不是非常滿意。主要體現在環境差異、生活習慣等不適應,以及語言、氣候、飲食、文化方面的差異,約四成(36.1%)的受訪者只能聽懂當地語言的大概意思,但不會說,近四成(32.9%)的隨遷老人只是比較適應當地的氣候、飲食和文化,也有少數的隨遷老人表示很不適應甚至完全不適應。畢竟老年人學習能力、適應能力減弱,很難短時間內改變原先幾十年的生活經歷去學會新方言、適應新文化,久而久之溝通交流存在障礙,也影響了隨遷老人的社會交往,使得隨遷老人的負性體驗增多。
3.6 隨遷老人的社交狀況
在社交方面,七成左右(65.8%)的受訪者表示從不參與社區舉辦的各種活動,大多數人表示是因為不感興趣。經過了解,許多社區并沒有專門針對隨遷老人的活動,活動對象往往是當地老人,而隨遷老人缺乏對新環境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從而對社區活動不感興趣、積極性不高。在提及是否愿意回老家定居時,一半以上(56.1%)的受訪者表示愿意,少數(14.8%)隨遷老人還沒想好不確定。由此表明,隨遷老人更愿意回到舊居,畢竟是自己了解的生活圈,不存在生活環境不適應、社會交往存在問題的情況。通過調查發現,往往對生活環境非常滿意的隨遷老人,更容易適應新環境,也更愿意參加社區活動,結交更多新朋友,其晚年生活更充滿樂趣,主觀幸福感也就越高。
4. 社會工作介入的策略
社會工作是堅持助人自助的價值觀,綜合運用專業知識、方法和技巧,幫助有困難、有需要的個人、群體和社區,預防和解決社會問題,恢復和發展社會功能,促進社會和諧的職業活動[2]。社會工作的對象和領域正逐步擴大,其中就包括老年社會工作,即專門針對老年人問題而產生的專業服務活動。不論是專業理論、價值觀念還是工作方法,社會工作都與提升主觀幸福感的理念和要求相契合,可以說社會工作介入隨遷老人的主觀幸福感無疑是一種理性的探索。接下來,將從社會工作的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三個方法入手來構建提升隨遷老人主觀幸福感的介入策略。
4.1 個案工作
個案工作是以個人為著手點,通過個別化的方式對個人及其所處的環境提供物質或精神方面的支持和服務。調查發現,隨遷老人普遍自身的價值認識不夠,自我價值感低,無用感較強,對生活缺乏激情,存在心理情感方面的問題。同時由于代際沖突,容易出現家庭矛盾,家庭關系有待改善。
因此社會工作者對于隨遷老人的問題介入,要注重隨遷老人個體的自我價值感、心理滿足感的提升,保持其身心健康,以及家庭關系的和諧[3]。可以采用精神分析治療模式、行為治療模式、人本主義模式、理性情緒治療模式、問題解決模式以及家庭治療模式。
對于個人層面,社工要做的是協助隨遷老人調整好心理狀態和思想觀念,通過個案輔導疏解老人的不良情緒,樹立正確積極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態度,降低其無用感,發掘自己的價值。對于家庭層面,家庭是老人獲得精神慰藉的重要場所,家庭成員需重視隨遷老人的情感和精神需求。社工可以與其家庭建立關系,了解隨遷老人的家庭相處模式和家庭結構等,緩和家庭矛盾,發揮家庭成員對隨遷老人的支持功能,幫助隨遷老人更快的適應新環境,從而真正的享受自己的老年生活。
4.2 小組工作
小組工作是社會工作者運用專業的方法,通過組員的互動和小組凝聚力,學習他人經驗,改變自己的行為,正確面對困境,恢復社會功能和提升社會適應能力的服務活動。根據調查,隨遷老人主要因為社會融入方面存在問題,進而影響其在新環境中的主觀幸福感。主要體現為語言溝通等方面存在障礙,進而與周圍老人交集較少,在陌生環境中社會支持網絡薄弱,遇到問題無法有效解決。
社會工作者應將問題表現不同的隨遷老人分為不同類型的小組,根據各自特點選擇不同的介入模式,主要有交互模式、治療模式、發展性模式和社會目標模式等。
社工可以依托社區組建小組,為隨遷老人提供社交機會,提供情緒或其他方面的支援,讓隨遷老人除了依賴自己和家庭,也可以與周圍人互幫互助。同時開展社會融入相關的小組,幫助隨遷老人學習當地方言、了解當地飲食和文化等,促進老人的社會融入。另外,隨遷老人在組內探討問題、分享經驗,既可以學習新事物和他人經驗,共同解決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又可以加強組員之間的交流,建立友誼,甚至是增強與當地老人的互動,協助隨遷老人重建自己的社會支持網絡,增加自己煩惱的排解渠道,擺脫新環境帶來的孤獨感、焦慮感,使晚年生活充滿樂趣[4]。
4.3 社區工作
社區工作是以社區和社區居民為對象,通過社會工作者的介入,動員和組織居民實現自助、互助和社區自治,預防和解決矛盾和沖突,從而促進社會的進步。據調查發現,大多數隨遷老人對社區活動不感興趣、積極性不高,主要是因為社區缺乏針對隨遷老人群體的專門活動,再加上對于新環境缺乏歸屬感和認同感。另外,由于當地老人與隨遷老人之間溝通交往少,相互之前缺乏了解,甚至二者之間存在誤解與矛盾,導致隨遷老人受到當地老人的“排擠”。
社會工作者在其中主要扮演倡導者、使能者、中介者、服務計劃者的角色,協助隨遷老人從“局外”群體轉變為“局內”群體。
社工可以調動、利用社區資源,大力開展社區活動,也可以直接針對社區中的隨遷老人群體開展活動,比如“老年同鄉會”、“社區生活指引”等,鼓勵隨遷老人參與社區活動,豐富日常娛樂和精神生活,建立新的交際圈,讓隨遷老人在新環境中獲得溫暖,消除對社區的疏離感。并且可作為隨遷老人和當地老人交流的平臺,倡導當地老人理解并接納隨遷老人,營造和諧融洽的社區環境,幫助隨遷老人建立和擴大社區支持網絡,使其更快適應融入社區,成為“局內”群體,提高生活質量,進而提升主觀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