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飾廣告工程
再見2021,你好2022
時間: 2022-01-14訪問: 1319
2022年的第一天,你在做什么?
我們常說“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所有將來皆為可盼。”在這樣的日子里,我們感受到了來自時間的儀式感,有些人忙著告別過去,有些人急著奔向未來。
對于我們來說,這是歷史長河里普通的一年,卻也是向上變革的一年。
以過往為鑒,預明日之期。2021年初,我們所預見的諸多趨勢,都已然成為現實或走向了下一個未來。如果用兩個關鍵詞來概括這一年,“重構”與“邊界”或許貼切。
從國內互聯網大廠說起,在互聯網紅利見頂的形勢下,很多人提到近兩年是決勝之年,誰能夠在優勝劣汰中站穩腳跟,誰就能在未來的十年內勝者為王。
事實上,2021年互聯網大廠內外已然發生了諸多變化。內部而言,包含愛奇藝、騰訊、字節跳動等正在進行一波大裁員,相關業務線也被全面撤掉;結構層面同樣調整不斷,比如阿里設兩大數字商業業務板塊,今日頭條、西瓜視頻并入抖音;外部而言,各大廠之間也在逐步打破壁壘,比如搜狗并入騰訊,再如微信接入外鏈。
就更大的格局看,無論是阿里、美團被罰,還是滴滴下架,都預示著更深層的互通趨勢。
向下看平臺,有無奈有收獲也有迷失。
早前騰訊視頻、愛奇藝、芒果tv等因超前點播被吐槽,在系列調整后,卻迎來了會員價格的提升;
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則面臨著流量席卷、淡化后的更多抉擇;“真實性”被強調,小紅書、知乎等內容平臺們需要找到自己的“邊界”,并放大內容優勢。
這是2021年的互聯網行業大背景,更多警示來自于線上流量弱化,三季度互聯網廣告集體失速,以及品牌自由理性的回歸。
對于很多行業來說,2021年是翻天覆地的一年,有的行業在重塑中漸漸隱退,有的行業在“萬草叢生”中找到更耀眼的光。
這一年,很多事依舊歷歷在目,設立“巨型人頭”標志的東京奧運會,涉及多品牌與代言人的“新疆棉”事件,“清朗”及娛樂圈的“塌房元年”,河南暴雨中鴻星爾克的“破產式捐款”,Facebook改名Meta,薇婭等一眾主播明星被罰……年終特刊 | 盤點2021十大熱搜事件
在這樣的一年里,廣告營銷圈內創意也在回歸,有的低成本魔性出圈,有的高內涵直指社會。對于這些,我們進行了系列總結:年終特刊 | 2021年度十大爆款創意,這其中,無論是蜜雪冰城廣告歌的出圈爆火,還是內外“微不足道,無分你我”主題廣告片的價值闡釋,都能夠找到關于創意邏輯的深度思考。
與之相反,一些廣告內容也受到爭議,比如近期的三只松鼠、迪奧、高潔絲短視頻廣告,再如勞斯萊斯以網紅夫妻作為廣告片主角、Ubras與李誕的合作等,其中諸多營銷內容不僅被用戶抵制,還被監管機構處罰。
這里我們不得不提及2021年相關行業規范: 年終特刊 | 2021 中國網絡安全監管盤點。5 月 25 日,《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正式施行;9 月 1 日,我國第一部有關數據安全的專門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正式生效;11 月 26 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規定了互聯網廣告“一鍵關閉”等內容。
創意、規范、垂直、理性,這些詞匯的背后,是關于這一整年的思考,也是思考后更堅定的方法論。
2021年,《現代廣告》持續進行行業及更廣面上的系列熱點跟蹤,并進行深度解讀。從《請回答2021》開始,我們提出“營銷十問”邀請業界學屆大佬們闡釋洞察。
春節期間新“影”銷如何做?國牌崛起有哪些方向?廣告如何順應時代?2021年的戛納創意廣告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提到“終結流量時代”?“快飲吸金風潮”還能持續多久?MCN有了怎樣的迭代?AI與場景結合的想象力在哪?代言營銷路在何方?
年內針對以上及更多主題,我們展開了系列解讀并在《現代廣告》雜志中得以呈現。另外,我們將“適老化” “他經濟” “二次元” “劇本殺”等相關熱點內容,通過生動有趣的數據欄目等展示給讀者。伴隨視頻熱潮席卷,更豐富、強視覺的形式的內容也正在進行。
經過票選我們重提四個角度方向以及方法論,希望能夠給更多人以啟示。
01
“終結流量時代”
2021年被稱為“娛樂圈塌房元年”,有人進了“小黑屋”,有人從神壇跌落,有人做起了離經叛道的事,有人明著旅游暗地里祭拜“神社”……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提出了“終結流量時代”封面專題。
提及流量的一個要點在于流量的“承載者們”,一方面是代言人。
“塌房”“暴雷”“翻車”……類似的詞匯年年都能看到,但今年尤為突出,這與整個文娛圈的整頓有關,也與在“短視化”的商業模式之下不良事件的頻發相聯。而一旦代言人出現問題,品牌們不由得會受到波及,但事實上,這些品牌并不“無辜”。
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品牌轉而選擇虛擬代言人或是體育明星代言。在今天的代言營銷中,體育明星代言是一個趨勢,比如小米選擇蘇炳添等類似情況。
代言人營銷轉變,首先是規范化,在相關政策的規范下進行。其次是虛擬化,乘著“元宇宙”概念的東風,今年的VR、AR等技術手段迎來新一輪進化,這樣的風潮一度刮到了營銷圈,但目前并沒有一套成形的“拳法”。
另一方面在于平臺。“流量透明”是包含諸多品牌在內的一個希冀,但是對于“流量推手”們而言,這并不是容易事。
相對而言,私域流量是一個品牌們能夠握在手里的“流量池”。公域流量私域化,私域流量資產化,也被認為是近來營銷的趨勢。實質上這是營銷底層邏輯的回歸,也是用戶邏輯的強化,營銷再次轉向用時代,以建立與用戶的長效信任為基礎,人心是最大的流量池。而在所謂的“私域運營池”中應該抱團取暖。
02
“MCN迭代”
2021年7月,我們推出了MCN特刊,彼時進行了相關趨勢預判,事實上這一趨勢在延展。
李子柒與杭州微念的紛爭還在繼續,薇婭、林珊珊等依托的MCN機構已經因為偷稅逃稅等問題付出了相應代價,一些明星MCN機構的氣勢也正在減弱。
今天提及MCN機構,首先在于達人與MCN機構的共生關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但過于依賴的情況下會導致兩者深陷泥淖當中。
其次,我們此前提及MCN機構與廣告公司的對比,我們能夠看到一些MCN機構正在轉向整合營銷內容機構,在這樣的轉變下,達人效應減弱,機構們迎來了更多自主性。
而關于直播帶貨行業來說,我們也將進行更多探討。
03
“國牌崛起”
從今年“雙十一”國貨數據便能夠看出,國貨正在崛起,并且勢頭正盛。
民族自信與民族自豪已經是毋庸置疑的共有認知,但在今天的國貨品牌中,雖是國貨但不做強捆綁是一個方向,也是當品牌內部結構調整時不至于驚慌的重要內容。
除此之外,品牌們在推廣中應該用短期的渠道來“打銷量”,用更長期的內容來做品牌。在流量劣勢逐漸顯現的時代,很多人提到要先做品牌。事實上,這樣的內容只適用于部分成熟型玩家,對于基礎薄弱的品牌來說,快速走量提升認知,不失為一種手段。
但很多年輕人喜歡國潮品牌,并不僅僅因為“國潮”這個標簽。善利流量紅利很重要,但好產品永遠是基礎。很多國貨品牌希望能夠做出穿越周期的產品,既不受渠道興衰的影響,又能夠游走在各個平臺,但這樣的產品往往承擔著較大的研發與技術手段,因而有舍有得。
我們始終相信國貨崛起,實現更長線進化。
04
“AI+場景=?”
AI換臉明碼標價,兩千元包教包會……這樣的內容在部分平臺上依舊能夠檢索到,技術帶來的究竟是什么?對于品牌來說意味著什么?
盡管現在很少有人提及“精準營銷”,但對于營銷工作人員來說需要持續做到洞察精準,數字化是一個重要手段。與以往相比,在數字化測量與推廣方法的前提下,營銷場景也在進化。
今天與技術直接相連的概念是“元宇宙”,我們看到阿迪達斯、耐克等品牌紛紛進軍元宇宙,林俊杰花費12萬美元購買元宇宙房產,天下秀“虹宇宙”房產被炒到22萬……其實與元宇宙更為緊密的除了技術,還包含場景。
但目前“元宇宙”還處于1.0時代,品牌轉化或許應該更關注線上與線下的深度關聯。未來如何與品牌營銷結合,我們將繼續探討。
事實上,關于2022年的期待值其實已經被拉滿,不僅包含品牌營銷走向何方,還包含以下言論能否實現。
雷軍提出小米正式對標蘋果,并在未來一段時間逐步超越蘋果的目標能否實現?馬斯克提出特斯拉機器人或成為人類朋友,會成真嗎?百度副總裁稱“元宇宙的潮水或將在明年下半年褪去”,會不會改變?羅永浩回應錘子論壇停止服務時提到,明年將重返科技行業,回得去嗎?
還有,賈躍亭到底什么時候回國?